共享清福(一)

点击:4232  发布时间:2013/7/12 13:12:06

——茶文化知识讲座

鲁 鸣 皋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梁启超把饮茶看作是国藉的象征,他曾说“不喝茶还能成为中国人?!”文化名人林语堂说:“人们或在家里饮茶,或去茶馆饮茶;有自斟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喝茶,早餐之前喝,午夜也喝,只要有一只茶壶在手,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中国为什么爱喝茶呢?这是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在我国,茶是公认的“国饮”。“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是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必需品;“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表明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人们把茶视为生活的享受,健身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茶,植根于是故土,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茶,植根于他乡,是中外文明的传播媒介。茶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典雅,茶使我们的世界充实完美。所以,研习茶文化,是由俗及雅的极好途径。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茶文化的有关知识。

一、茶的源流

(一)茶的起源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植物学分类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世界上山茶科的植物有23属380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大多数分布在我国的的西南地区。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和利用茶了,人工栽培茶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中国远古的神农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

茶树原产地在我国的云贵川一带的密林之中。这一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所。现在,云南省的西南部还保存着一些野生大茶树。如云南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棵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高32.12米,直径1.03米,围2.9米,至今仍枝繁叶茂,被称为茶树王。此外,在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十多个省份198处的地方也发现了野生大茶树。野生茶树生长在炎热多雨的地带,多是树冠高大、叶大如掌的乔木型大叶种。随着茶树的繁衍,逐步向较寒冷的地区演变成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小叶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此种。也有的是半乔木型的茶树,其树干有数米高,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茶树,就属于此种。西南地区因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类茶树都有。

作为饮料的茶叶,是采摘茶树的芽叶制成的。由于茶叶类型不同,品质不同,就适宜制成不同种类的茶叶。一般来说,乔木半乔木型的宜制成红茶,灌木型的宜制成绿茶,也有的兼可制成红茶、绿茶的。并不是红茶是用红茶树的叶子,绿茶是用绿茶树的叶子。

(二)茶业发展简史

我国的茶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巴蜀成为茶业中心。公元前210年以前,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并开始人工栽培茶,范围仅限于巴蜀地区。战国时代写起到西汉时期成书的《神农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是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我们的祖先利用茶是从药用开始的。西周时期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茶用来进贡。

第二阶段,茶叶东移阶段。公元前221年到公元589年,秦汉互南北朝时期。茶的栽培区域不断扩大,茶业东移,茶成为商品向全国各地传播,成为药料、食料、饮料及贡品和祭品广泛应用。如秦汉时期,西汉的王褒作《僮约》写道: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茶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了。湖北江陵汉墓出土文物有茶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一青瓷瓮,肩部刻有茶字。〈三国志。吴志〉载:吴主孙皓“密赐苦茶以当酒”,说明了华中地区饮茶已经流行。

第三阶段,茶业兴盛阶段。公元589到1368年,隋唐宋元时期。茶从南方传到中原,再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茶成为举国之饮,茶书,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植茶、制茶技术进步。隋朝,文帝用茶治脑病;唐朝诗文、《封氏闻见记》等记载了饮茶成俗的盛况。陆羽《茶经》问世,天下益知饮茶。

第四阶段,茶业低迷阶段。1368到1949年以前,明清和民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统治,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文化落后,茶业衰落。

第五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华茶文化崛起,茶业再现辉煌。

从我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的历程来看,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二、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四、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五、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三)饮茶方法的演变

1、煮茶法:唐代饮茶的基本方法。陆羽《茶经》介绍了这种方法:天晴采茶叶,放在甑锅蒸一下,然后捣成茶末,放在铁制的模中拍压成团饼,再将茶饼穿起来烘焙,最后封存。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然后用茶碾将饼碾成粉末,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在开水中煮。当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有微声,称为一沸,就加些盐调味。当锅里的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出现细小的茶花,叫沫,大的叫饽,这是茶的精华。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心中打搅,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珠”,称为三沸。这时,将备用的饽沫倒进去,叫“育华”,茶汤就煮好了。茶就不能再煮了。否则,就是水老不可食也。煮好的茶水,按人数我多少均匀斟入各人的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甘共苦之意。

   2、点茶法;此法为宋代斗茶所用。也是宋代饮茶的方法。先将茶饼碾碎成细末放入碗中备用。待微沸的水初漾时,点茶入碗,搅拌均匀,用筅(竹木铁金银制的工具,又名“搅茶公子”)反复搅拌、打击,使之水乳交融产生沫饽,如堆云积雪。茶的优劣,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称为“咬盏”。茶人以此比较胜负,胜者如将士凯旋,败者如降将垂首,从茶中寄托对人生的希望,增加拼搏的勇气。

3、花茶法:此法为明代朱权所创。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直接与末茶同放碗中,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赏花开的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香味同时享受,美不胜收。

4、毛茶法: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别有一番风味。

5、泡茶法:此法从明清到现在,为民间广泛应用。就是直接用茶叶放在壶或杯中,用开水沏泡后,即可饮用。由于茶的品种繁多,各地习俗各异,冲泡方法也不尽相同。大体上是以出茶味、显茶色、发茶香为要旨。

(四)茶的外传

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和30亿人在喝茶,有50多个国家种茶。我国是茶的故乡,其他国家的茶树、茶叶及其制作技术和品饮方式等,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入的。

茶的外传,最早始于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佛教由我国传入高丽国时,茶随之传入朝鲜半岛。到公元12世纪,高丽国的松应寺等寺院大力提倡饮茶,使饮茶之风普及到民间。到了唐代,朝鲜半岛开始种茶。《东国通鉴》记载:“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

茶传入日本可能始于汉代,有文字记载还是唐代。729年,日本圣武天皇召集百僧,讲经赐茶,派高僧来中国学习佛经。唐永贞元年(805)年,日本队最澄禅师来中国天台山国清寺留学,带回茶籽,种在近江的台麓山。不久,空海和尚也多次来中国学习佛经,也带回茶籽。宋乾道四年(1168),荣西和尚两次来中国,也带回很多茶籽在日本队广为种植,使种茶成为日本农民的副业。荣西在日本写了《吃茶养生记》,大力提倡喝茶,被誉为日本的陆羽。从此,种茶、喝茶在日本普及并长盛不衰。

茶传入欧洲是在16世纪。1517年,葡萄牙从中国带回茶叶,饮茶风气盛行。公主凯瑟琳嗜茶,1662年她嫁给英皇查理二世,倡导皇室饮茶,带动了全国的饮茶。午时茶成为英国的饮茶习惯。后来,英国还将茶叶转运到美洲,德国、法国、瑞士、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饮茶席卷欧洲和美国。后来,美洲移民为了抗议英国提高茶税,在波士顿港口将英国船上的茶叶倒入海里,引发了一场战争,导致了美国的独立。

17世纪初,茶传入俄罗斯。1618年,中国的使者带茶叶赠送给沙皇。饮茶就在俄国流行起来了。

1780年印度首次引进中国茶籽。1826年印度尼西亚的华侨从中国引进茶籽。1841年斯里兰卡因咖啡受虫灾,开始引进中国茶树。20世纪60年代,几内亚、马里、摩洛哥等非洲国家四中国派出茶叶专家指导种茶,非洲开始有了茶叶。

(五)茶圣陆羽与《茶经》

陆羽(733-804)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因著述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

陆羽的身世坎坷凄凉,极富传奇色彩。据《天门县志》、《上饶县志》以及陆羽《自传》记载,陆羽大约出生于唐玄宗时的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幼时被弃于天门竟陵的一座小石桥下。当时竟陵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路过小桥时,听到群雁哀鸣和婴儿的啼哭声,禅师寻下桥去看,发现一个婴儿冻得瑟瑟发抖,啼哭不止,一群大雁惟恐婴儿受冻,都张开翅膀为婴儿遮挡寒风,于是禅师抱回婴儿到寺中抚养。后人把这座小石桥称为"古雁桥"。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街口的一座牌坊称为"雁叫关"。

因为婴儿无姓无名也无法访得父母是谁,智积禅师便用《易经》卜卦,为婴儿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是:"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禅师按照卦辞为婴儿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字"鸿渐"。此事在《唐国史补》和《新唐书   陆羽传》中均有记载。

陆羽长大后,智积禅师教他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教他煮茶。陆羽虽然生长在寺庙之中,与古佛青灯黄卷为伴,但他执意不愿削发为僧。智积禅师见陆羽桀骜不驯,罚他"扫寺院、洁僧厕、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没有屈服,于十二岁那年逃离寺院做了伶人。

陆羽虽然相貌丑陋,且有口吃,但他聪明过人,且机智幽默,不但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河南尹李齐物被贬为竟陵太守。李齐物到任之后移风易俗,励精图治,且慧眼识英才,他十分赏识陆羽的才华和抱负,并且非常同情陆羽的身世。李齐物不仅赠送诗书给陆羽,而且介绍陆羽去火门山(今天门市佛子山)邹夫子处读书。陆羽在读书之余,常在龙尾山(今天门市李场镇与石河镇交界处)采野生茶,为邹夫子煮茗。邹看他爱茶成癖,便请人在火门山南坡凿了一眼井,后人称为"陆子泉"。此井清澈如镜,甘冽醇厚,四季常盈,现在佛子山镇的村民们仍用此泉饮用、灌溉。火门山求学,使陆羽真正开始了学子生涯,这对陆羽后来成长为唐代著名文人,被尊为"茶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被贬为竟陵司马,在这一年,24的陆羽也揖别了邹夫子离开了火门山。崔国辅比陆羽足足长四十六岁,但这一老一少,一官一民却结为"忘年之交"。他们交游三年,常在一起品茶鉴水、谈诗论文、谑笑永日,友谊至深。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  牛及文槐书函相赠。崔国辅与陆羽的雅意高谊被载入了《唐才子传·崔国辅传》,传为千古美谈。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陆羽随着陕西涌向南方的难民渡过了长江,沿着长江对今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的江河山川,风物特产,尤其是茶园名泉进行了实地考察。至德二年春(公元  757)陆羽流落到太湖之滨的无锡。到无锡后,陆羽结识了无锡尉皇甫冉。后来陆羽来到吴兴,结识了唐代有名的诗僧皎然,并同居妙喜寺三年。陆羽与皎然心灵相通,相见恨晚。陆羽与皎然的佛俗情缘达到了生死超然的境界,他们的情谊亦被载入了《唐才子传》,为后人所仰慕。

上元元年(公元  760年)陆羽结庐于苕溪之滨,开始了他"闭门著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谭宴永日"(《陆文学自传》)以及"细写《茶经》煮香茗,为留清香驻人间"的隐居生活。在他隐居期间,一方面继续游历名山大川访泉问茶,广泛搜集资料,一方面同名僧高士保持交往,寻求知音,共研茶道。在结庐苕溪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秋,陆羽撰写了(《陆文学自传》)。由于陆羽的诚信人品以及对佛学、诗词、书法的造诣,特别是渊博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为他在浙江湖州士官僧俗各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特别是永泰元年,陆羽的《茶经》初稿完成后,社会名流们争相传抄,广受好评,使得陆羽的声誉日隆。

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唐代大书法家、大政治家、大诗人颜真卿到湖州任刺史,当时已有一定声望的陆羽和皎然、皇甫曾、皇甫冉、张志和等一批湖州的高僧名士都汇聚到了颜真卿的周围。陆羽的品学才识深得颜真卿的赏识,大历八年到九年,陆羽成为颜真卿的幕僚,并参与了大型韵书《韵海镜源》的修编勘校工作。

陆羽划时代的科学巨著《茶经》写作过程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时间。据《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考证:陆羽著《茶经》经过学茶启蒙阶段,鉴泉品茶阶段,江南考察和闭门著书阶段,以及修改充实成书阶段,直到建中元年(公元  780年)左右才完成。陆羽以他的人品和丰富的茶学知识名震朝野,朝延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陆羽都婉辞圣命。陆羽在成名后的晚年,依然是四处品泉问茶,先后到过绍兴、余杭、苏州、无锡、宜兴、丹阳、南京、上饶、抚州等地,最终又返回湖州。于贞元未年(公元804年)陆羽走完了他皓首穷茶之路,悄然逝去,葬于浙江湖州市郊区东南约三十公里处的杼山。

《茶经》从760年写起,成稿于765年,修订于775年,付梓在780年。陆羽27岁写起,42岁修订,47岁出书。历时20多年。全书分三卷十章,共7000多字。文字精练,内容丰富,见解高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陆羽对茶学的贡献。陆羽把中华民族的五行阴阳辩证法、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儒家的中和思想等博大精深的精神浓缩在一碗茶汤之中,他对中国茶文化贡献之大无人可与比肩,所以他死后被奉为"茶圣",祀为"茶神",尊为"茶仙"。早在唐朝,陆羽对茶学的贡献就为同时代人广为赞颂。例如,大国十才子之一的耿伟就曾写诗赞颂陆羽。唐朝以后,随着人们对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陆羽也越来越推崇。我们可以把陆羽对茶学的主要贡献归纳为四个方面;

1、著述《茶经》创立了中国茶道。陆羽对中国茶学的贡献之大莫过于他的三卷《茶经》。《茶经》凝聚了陆羽大半生的心血。《茶经》的著述历时近30年。《茶经》中,陆羽在广泛深入考察,认真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不但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精华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理念融入茶事活动之中,突破了饮茶解渴,饮茶保健的生理功能,把茶事活动升华为富有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化--茶道,从而为饮茶开创了的新境界。早在唐代的《封氏闻见记》中就对陆羽的贡献做了充分的肯定。

2、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陆羽在钻研茶学,撰写《茶经》时,直接或间接地对茶叶生产历史、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制茶工艺、饮茶习俗、茶叶功效等方面进行了潜心研究,并作出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至少从两个方面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一是陆羽的《茶经》使饮茶在中国普及成俗,极大地拓展了茶叶消费。二是陆羽在《茶经》中总结了种茶、制茶的科学技术,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说:"《茶经》是中国学者陆羽著述的第一部完全关于茶叶之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家以及世界各有关者俱受其惠。"也就是说《茶经》普及了种茶、制茶的科学技术,指导了茶叶生产实践,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3、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由于陆羽《茶经》的问世,以及陆羽和他的一大批文坛茶友的共同努力,唐代中期茶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旷古高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茶诗的创造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在唐代286年历史中,在陆羽成名之前(以结庐苕溪为分界)的142年中,收入《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篇》的茶诗仅十多首。而从陆羽成名到唐朝灭亡的144年里,收入《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篇》的茶诗多达378首。陆羽对唐代茶文化的发展的推动作用,由茶诗的激增也可见一斑。

4、为后代茶人树立精行俭德的榜样。陆羽在《茶经》中把"精行俭德"作为中国茶道道德观的核心。他在第一章"一之源"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所倡导的"精行俭德"可理解为:行为专诚,德性谦卑,不放纵自己。从陆羽的生平活动中我们可看出他高尚的人品,以及对事业和人生的执著追求。从陆羽的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名利的淡泊,对爱情专诚,以及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如《六羡歌》、《四悲诗》等作品,充分反映了陆羽本人淡泊名利、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茶经》是陆羽的主要成就,这是《茶经》内容的精彩所致。而且随着文化探究的进展,人们都要追溯到陆羽及其《茶经》的精深之处。历代为《茶经》作序的文人不下六七人,如宋代陈师道为其作序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唐朝之前,茶的饮用主要在南方,到唐朝中期才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有明确记载。《茶经》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后,各地倾慕,争相仿效,茶的煮饮开始讲究起来。对此,《全唐诗》中就有记载。如李中的《赠谦明上人》有"新试茶经煎有兴,旧婴诗病舍中难"之句,在《晋陵县夏日作》中又有"依经煎绿茗,入竹就清风"之句。唐代僧人齐已也赞称"曾寻修事法,妙尽先生"。这些足以说明,陆羽《茶经》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方面的开天辟地的意义。

其实,陆羽的才华远不囿于一业,他博学多能,是著名诗人,又是音韵、书法、演艺、剧作、史学、旅游和地理专家。之所以这样评价,是根据事实记载和资料的全面综合后得出的结论。后来,陆羽因为颜真卿所爱慕,又参与编撰《韵海镜源》,这说明他学术之渊博。当然陆羽更是茶文化专家,茶学、茶文化方面的造诣又远远超过其他方面。陆羽在文学等方面的才华是卓著的,要不然也难以成就《茶经》这一流芳百世的茶文化巨著。朱自振认为:与其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盖,倒不如说他生前在茶学方面的成就,被其文学成就而掩盖,他生前是以"词艺卓异"闻名的。陆羽在茶具方面也有贡献,他的形象也为窑主、业主竞利所用。如《唐国史补》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陆羽在茶具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是有目共睹的。

陆羽《茶经》的主要内容

一之源:开篇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概括茶的产地和特性。包括茶的植物性状,茶字的构造及同义字,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方法,鲜叶的品质及鉴别方法以及茶的效用。

二之具:采制茶饼的工具。包括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和封存茶的一系列工具,共有19种。

三之造:介绍茶的采摘和制作方法茶、品质鉴别方法。从采摘到封藏,有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

四之器:茶的烹饮用具。分生火、煮茶、碾茶、量茶、盛水、滤水、取水、盛盐、取盐、饮茶、盛具、摆设、清洁等八类共28种用具。

五之煮:茶的调制步骤。先用火烤,再捣成细末,会后 烹煮。包括煮茶的水及如何煮茶等。

六之饮:记述了饮茶的意义、沿革和方式方法。提出了饮茶有九难。

七之事:古代有关茶的历史资料共48条。涉及到医药、史料、诗词歌赋、神异、注释、地理和其他共7类。

八之出:记述了茶叶的产地。唐代的山南、江南、浙东、浙西、淮南、剑南、岭南、黔中8个道的43个州郡44个县。

九之略:二之具中所列的19种制茶工具和四之器中所列的287种器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省略,不必一律照搬照套。

十之图:将茶经全文用白绢写录下来,掛在室内,便于观看阅读,指导茶叶的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