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会的通知

点击:13725  发布时间:2016/4/27 7:57:25

 一、指导思想

 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传承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奠基多彩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国学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经典国学既是一个民族最重要思想遗产的载体,又是一个民族独特经验的汇集,是民族独特的认知方式与价值理念的体现。为落实市教育局开展“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经典国学诵读活动,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底蕴,享受阅读的乐趣,提升人文素养,特制定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

 1、引领我校学生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2、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

文化功底。

 3、增强学生诵读古文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书、独

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4、既可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从中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

 三、活动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中职生

 四、基本方法

 1、每日一读。每天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经典诵读。

 2、不求深解,但求熟练。经典诵读重在“读”,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不宜作过多地讲解,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

 3、不定期邀请高校传统文化研究学者来我校举办传统文化交流讲座,力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4、学工处指导,各学院积极配合,按时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增加诵读的趣味性。

 5、每月班主任应至少利用两次班会课带领学生观看传统文化相关视频资料,力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

 6、在相关教师引导下,学生应积极自主分享、交流诵读经验及体会。

 7、学生会定期抽查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情况。

 五、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主要以《弟子规》、《论语》、《诗经》、《唐诗》300首等。

学工处、团委

2016年4月25日

附: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论语二十条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文】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能。”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文】孔子说:“(心里)默默地记住学习所得的东西,学习而又不自满,教人又不倦怠,(这三样)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译文】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

11、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

【译文】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3 、食不语,寝不言。(《乡党》)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1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1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6、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译文】孔子说:“年纪幼小为人弟为人子的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认为修养道德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20、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犬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犬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像弭鱼服。岂不日戒?犬严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