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职业学院“一院一特色”之医护学院

点击:4500  发布时间:2014/2/28 9:12:39

医护学院创规范化教学示范单位纪实

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系统化的教学方法、高水平的教学课程、精英的教学队伍是医护学院有口皆碑的优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天门卫校到天门职业学院医护学院,流淌半个世纪的时光沉淀出厚重的底蕴。不变的,是教职工们对医护事业及教育事业的执着和赤诚;改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进步的教育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位,建设人性化的教学模式

医护学院有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师安排还是教学方式都有一个典型的特色——以学生为本位。“传统的课堂可以说是教师的‘舞台’,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转,就算教师再有经验,也大大局限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医护学院院长马国宏说,“如果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她们对医护专业的兴趣,变‘被学习’为‘想学习’,就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从一枝独秀的主角到陪衬红花的绿叶,医护学院的老师们围绕学生的情况,松弛有度,恩威并施。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综合展开多种新颖活泼的授课方式,并乐于见到学生们屡屡“质疑老师”的“无礼行为”发生。在课堂下,老师们则同时担任着老师和朋友的双重角色,免费“开小灶”,甚至充当起学生们的“心理咨询师”。

同时,学院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并积极开展护理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医护意识。“医护工作代表着救死扶伤,代表着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容不得一丝疏忽,更容不得一缕冷漠!”这便是医护学院的学生们进校第一节课时,老师们反复叮咛的一句训诫。也让诸多学生有一种认知——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护航者。

以师资为基础,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医护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有经验丰富的资深老教师,有严谨细致的中年骨干教师,有极富创新力的青年教师。学院注重教学团队的打造,经常举办教学讨论、经验交流会,以老带新,新老互促,让老中青教师相互学习促进,取长补短,不断提升综合教学水平。

“学院的建设,教学的发展,不是一个好领导或一个好老师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医护学院副院长冯旗思考道,“而是要靠老师们共同努力。”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学院讲究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规范化的管理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老师们在教学上草草对待、效率低下的问题,人性化的措施则让老师之间形成互相尊重学习的和谐氛围。据了解,学院还有一个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每两年内必须要到医院或其他学院进修,且时间不低于两个月。

一个集众人智慧的精英团队必然会大大惠及芸芸学子,也成了提高医护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以科研促教学,倡导高效率职教理念

2013年以来,医护学院院长马国宏、副院长冯旗以及诸多优秀教师先后参编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多本高职高专教材,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出版,全国高职高专通用。

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无疑是老师们将长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积累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成功尝试,也是业内对天门职业学院的一种肯定。从此,很多高校医护专业的师生们在翻起教材时,都会看到来自天门职业学院的一个个名字。

除参编教材,医护学院的教师们在论文的研究、书写、发表上也有着可圈可点的成绩,如优秀教师龚艳红的《高职护理专业模块化教学探讨》发表在《护理学杂志》上,优秀教师曾娟的《浅析病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大众健康》等等。

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进行科研,让教学工作成为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以科研的严谨意识开展教学工作,用科研的成果指导教学工作,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相辅相存,高效相容,也是天门职业学院医护学院令人赞叹的“特色”之一。

以创新求发展,探索与时俱进的教改方向

时光不舍昼夜,发展与时俱进,学院也随着时间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评估,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团队。

“如今学院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校领导、学生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时代一直在变,我们会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益的医护人才。”天门职业学院医护学院副院长冯旗说。

参编书目

马国宏——《中医护理》(人卫版)、《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人卫版)、《康复护理》(第四军医大出版社)、《中医护理学》(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阳军——《急诊医学》(吉林科技出版社)、《急危重症护理》(第四军医大出版社)、《护理心理学》(协和医科大出版社)

冯旗——《药理学》(第四军医大出版社)、《护士临床用药》(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王冰——《社区护理》(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胡继萍——《妇产科护理》(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白亚林——《人体解剖学》(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杨淑蓉——《护理学基础》(第四军医大出版社)、《护理学基础》(上海交大出版社)

龚艳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张爱秀——《病理学基础》(第四军医大出版社)

裴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人卫版)